2022年1月24日,丽泽国际学校第一届研讨会在丽泽国际学校会议室召开。我院石邦宏院长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丽泽国际学校文化理念设计的背后依据》的发言。
丽泽国际学校文化理念设计的背后依据
石邦宏
(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我们学校的建设中来,丽泽国际学校要满足的是一个非常的需求,她所承载的这个历史使命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今天我想通过我的很有限的一些观察和思考,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国际学校的一些基本的看法,以及我们学校文化理念顶层设计背后的一些依据。
任何一所学校,特别是我们新学校,她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现在讲的新时代,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新时代。那么我们的新时代到底新在哪里呢?
第一个就是加速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因为新技术发展到今天,它的速度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今天的百亿级的企业明天可能就没了,今天学的知识可能明天就没有用了。我们在这个时代中,我们每个个体,就需要面对这种加速的变化,要具备应对这种变化的能力。所以这可能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就是现在的社会生产,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大生产、标准化生产,而是个性化需求导向的社会生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流水线上普通工人也要具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新能力。同样一个产品,不同的个人他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我们都要针对个人的需求来对它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哪怕一个螺丝钉,它可能在面对不同个人的时候,它都会有所区别,有所创新。所以第二个就是说个体需要具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这种创新能力。
第三个就是人工智能正在不断的替代人类劳动,而且替代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那么我们人干什么?人就需要具备更高的智能,这个更高的智能就是创新能力。
所以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说,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也好,比人工智能更高级的智能也好,都指向了创新能力。
世界各国和我们中国说的核心素养,其核心,我理解的就是创新能力。这个就要牵涉到怎么理解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不是等于想象力?实际上不是。创新能力,我的理解是它等于想象力加有效性,就是我们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及产生更多的想法,我们的思维能够很开阔,而且我们要把它变化成成果,而且能够选择出好的成果。这要延伸开来又是两个思维的角度,一个是想象力是什么?它就是创新,创造性思维,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这种发散性思维。那么有效性这一块,要求我们要克服偏见和成见,要对问题作出客观的评判,这是一个批判意识。这就是我们现在最要重视的两个思维倾向。
那么世界各国是不是在往这个方向忙呢?我们就看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改革。美国从2002年开始,出台了一个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的方案,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运动。为什么他要搞这个?因为美国以前是纯粹的个性化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考试,结果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基础能力、知识积累这方面十分薄弱。这就牵涉到有效性的基础,就是你搞批判性思维,你总得有知识积累,经验的积累,你才能找到好的结论。联邦政府是怎么做的呢?在各州推出了标准化考试,而且把考试的成绩和学校的拨款、老师的绩效联系了起来,最后导致很多教师说教育变了,不愿意干了。但是美国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其问题所在,就是说你光搞这种个性化东西,让学生自由的成长还不够,在新时代里还需要知识的积累,只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创造性,这样才能成长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
那么中国正好从反方向,我们原来是基础教育、知识积累非常厉害,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能够记住边边角角的知识,但是能不能长久记住就不一定了。所以现在要搞这种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要增加中国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我们从这个趋势上来看,中国和美国实际上在从两端往中间靠,我们中国的教育有中国教育的优势,美国教育也有美国教育的优势,如果说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中美教育优势的一个融合,那么我们看实际上最后可以归结于一句话,世界各国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为什么要德才兼备?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冒这个风险,把技术和能力交给没有道德的人,这个风险太大了。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调德才兼备,任何国家都要把德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国家为什么一直说立德树人,就是这个原因。
我不是专门研究国际学校的,我对国际学校的观察也很有限,我有这样一些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第一个就是上我们国际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考更好的学校,上国外的名牌大学。但是我觉得上国外的大学只是手段,为中国培养国际化人才才是目的。所以首先要确立学校的文化有中国的根基,我们不能为了上国外的大学,就全部按照西方的那一套体系,不加改变的照搬是没用的。
第二个就是借鉴和打通的应该是先进的育人体系和课程理念的标准。但是我们要利用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些资源。比如说英国的国际教育一定有英国的资源,美国也有美国的资源,我们中国当然也有中国的资源。我们中国核心素养本位的教育改革,有的说加剧了教育不平等,但我的理解正相反,它恰恰是促进了公平的,因为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田野里的资源或者国家博物馆里面的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好,批判性思维也好,解决问题能力也好,它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农村的学校,山区的孩子就不需要跑到北京来找资源,就地取材就可以了。我们中国的国际学校也不一定是用国外的资源,用我们自己的材料和资源,把我们的孩子可以利用的资源真正地丰富起来,否则我们都去找到国外找资源,最后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不能得到这种情境式的教育。所以我觉得我们国际学校一定要融入和强化中国的资源优势。哪怕我们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材,我们一定要从我们自己的资源体系出发,这样可能更适合我们。
第三就是我们要充分估计国际教育不确定性,给孩子更多多样化的选择。现在你看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在向一起靠拢,它最后的路径和方法一定是一致的。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既有让孩子参加国外高考的能力,也有参加国内高考的能力,学生会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当时上高一的时候他选择参加国外的高考,但万一到时候出不去了怎么办?现在这种疫情或者说是战争发生了怎么办?他还可以退回来参加国内的高考,我觉得我们国际学校以后可能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是说一定要具备应对这种国际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第四个就是要研究我们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找到适合中国孩子发展的国际化高度。我们说要为孩子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怎么找?首先我们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我们在世界的背景下,把它培养成中国人,这样人才能真正地找到思考自己的道理,不是说上了国外的大学就完了,最后他是要成为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成为一个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他无论在世界各地,他的表现都是一个自信的中国人。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顶级的国际学校一定要思考的问题,绝对不能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源体系。
我们学校的文化理念,它的叙事方式是什么样的?第一个真善美,我们沿用十二中真善美的教育理念。真善美是中西方都认同的一个价值体系,真善美理念它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在这个上面我们可以自由发挥的文化空间非常大。第二个是中西融合的学习氛围,用中国特有的体系融入了西方的叙事风格,提出了一些共识性的基本假设。比如说培养创新能力,什么是培养创新能力基本的方法,这些共识性的假设我们也都提出了。第三就是隐喻和白描相结合的形式。隐喻,比如说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实际上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帮助他找到在世界的位置,我们留有想象空间,同时他就会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只有成为创造性人才才能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另外一个就是白描,就是老师应该说什么,我们就直接说出;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就直接说出来了。没有用一些严谨、勤奋之类的抽象的词汇,我们就直接告诉学生,或者告诉老师,我们应该这样做,才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或者说符合我们教师的身份。
研制的依据,首先我们有几个理念,最重要的核心的一个就是学校文化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体现教育意义;它肯定要具有人文性,要能够传递人文精神、实现人文价值;还有我们文化理念一定要互动起来,上层的理念与下层的理念一定是可以互动、可以交流的。老师的文化和学生的文化一定都在一个话语体系中,可以互相印证。另一个是我们的法律政策的依据,我们有关于国家对国际学校的办学的意见;还有理念的依据,核心的依据就是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实践的依据就是李有毅“四问”教学法,跟我们国际上通行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实际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应该在学校文化里面也能体现出来。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叫CPS(Creative Problem Solution)模式,是国际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挑战,然后产生想法,就是说通过发散性思维、头脑风暴或者讨论产生很多的想法,最后呈现出最佳方案来。这与我们这个四问教学法“设问——解问——追问——新问”实际上是一样的。还有一个就是社会背景的依据,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和创造力劳动者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国际学校是为培养怎样的人服务的,我们要重视学校文化的地域性,就是说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区域,我们所面对的人群是什么样的,我们所面对的区域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我们丽泽商务区所在这种区域的文化,它有什么精神的特质。
所以核心价值观我们还是沿用了十二中求真、崇善、唯美。但是这个求真、崇善、唯美,我们可能就要有新的理解,这个真是什么?第一个,因为我们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这个“真”就是创新素养,这种知识结构就要转化为创新素养。那么这些创新素养里面又包含哪些呢?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创新,我的理解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和改变。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对这个事物作出改变,使它具备新价值、新功能,或者降低经济成本或社会成本,这些都可以说是创新。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它是有一个特定的界定。我大概从4个维度解释了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些素质。
第一,他一定是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什么是完整的自我意识?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我可能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有优势,而且我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见解;易老师是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训练孩子逻辑能力方面就有独特的优势,所以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的创造力一定是从他有优势的那个地方迸发出来。所以这个人一定要有完整的自我意识,他能够正确的评估自己,这样才会有可能创新,否则的话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怎么能创新。
第二,创新人才要有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是老师教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它一定是自主构建的一种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比如新高考,它就是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什么做这个努力?就是要培养创造性。
第三,创新人才还有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我们说创新的思维模式,刚才讲的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挑战,然后产生想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或者也可以说是目标导向的一个思维模式。但是每个人的创新思维模式又是独特的,他一定融入他的个性化的东西,他一定从他个人的独特的角度来体现他的这种创新思维模式。比如说他产生的想法,你和他就是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第四,创新人才要具备独特的创新品质,我归纳了六个词,首先是诚实,诚实是创新的伦理基础,而且也是我们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的一个伦理基础。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诚实品德,他也搞不了创新,或者说他的创新没有价值,或者说他的创新危害了我们其他的人、危害了这个社会。第二个是自信,创造性的人一定是自信,因为自信是源于积累,他积累够了才能创新。为什么美国搞标准化?就是美国学生积累不够。第三个就是开放,他可以从更开阔的视野中去思考问题,找到创新的素材。第四个就是合作,合作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因为很多创新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必须学会利用他人优势共同实现创新;第五和第六个词是勇敢和坚毅,涉及到创新的意志品质,勇敢就是要敢于冒险,敢于做判断,敢于做决定。然后毅力就是需要坚持,因为创新不一定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而勇敢和坚毅,恰恰是我们中国学生普遍薄弱的地方,我们国际学校更要利用独特的优势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发展学生勇敢的能力、安全的能力、面对失败的能力。
所以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几个品质,他就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如果说从这四个维度,我们定义创造性的人才,那么我们看这个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人、独立的人。
崇善,我们说它是道德素养。道德素养一个是道德判断,第二个道德品质,第三个道德实践。我们通过道德判断形成道德品质,然后再去道德实践,这样不断的循环,最后就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多的不是说我们给他上了几节德育课或思政课就能提高了,一定是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我们的学生不断进行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审美判断,能够分得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这就是我们讲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要有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我们看创新素养、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实际上和我们说的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如果把求真、崇善、唯美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一定是引领方向。
根据我们学校的目标,我们就提出这样一些基本的信念和假设。第一个我们学生必备的素养就是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解决问题,它既包括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包括解决道德问题。实际上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批判性思维,具备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包括这几个问题,因为我们要解决问题,要对各种想法、见解和解决方案进行正确的判断,而正确的判断也是我刚才讲的一定要抛弃偏见和成见,从科学的角度、从合理性的角度去判断和评估。
第二个假设就是我们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这里还有个假设,就是只有具备创新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素养的学生。所以首先我们教师要具备这样的素养,我们要具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个假设是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是培养创造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世界位置的有效途径。因为项目学习中通过任务的分工,让孩子们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又能和同学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合作。跨学科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需求,因为不同的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一定有自己的视角来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形成他自己的独特的学习能力。
第四个假设就是美德与知识的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可靠基础。很多大师和学者都描述了这个知识和道德的关系,都觉得这两个缺一不可。美国有一个著名私立中学的创始人就说没有知识的道德是贫瘠的,没有道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立德树人根本方向。
学校愿景确定为“中国本色,世界水准的国际学校”。前半句说的是我们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确立了我们平视世界顶尖学校的目标和能力。学校的使命为“培养具有爱国志、世界情、品德美和创造性的有为青少年。”品格定位于爱国、爱世界、高尚的品德,能力定位于对国家、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达到“有为”这样一个境界。
校训用白描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表述为“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Find your place in the global world)”,这个可以从学校、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比如说我们教师怎么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实际上只有我们教师自己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在世界的位置,否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该怎么样在这个世界生活和工作。那怎么能帮助学生?
校风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学校一定要崇尚真善美的品质,欣赏个性化潜能,因为我们要培养创造人才,如果我们这个学校不欣赏这种个性化的潜能,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无从实现;如果我们不崇尚真善美的品质的话,我们就不能培养出能够为中国、为世界服务的学生。
教风表述为“珍视积极互动、释放专业风格”。以前我们中国的老师都习惯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因为那个时候的老师可能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现在知识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学生接触的知识是海量的。那么我们教师干什么?我们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和学生们成为朋友,成为合作者,成为帮助者,成为支持者。如果在这个角色变了以后,那么就要特别重视和学生的这种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说这个互动中的提问,我们提什么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们怎么来评价互动的质量、提问的质量;是我们老师发起提问,还是学生发起?学生之间怎么互动,怎么能帮助学生通过互动打开思路,这些东西我觉得是我们教师工作的核心。一个好的老师一定会围绕积极的互动来做文章,来设计他的教学。所以我们看西方的课堂教学,互动它一定是课堂评价的核心内容。另外要释放专业风格,为什么这样说?没有创新素养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那么老师的创新素养到底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我觉得就是专业风格。专业风格是现代教师专业成熟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你这个老师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风格、能不能把知识体系、道德情操用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有效互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你这里得到非常积极的、有感染力的反馈,这样的老师我觉得才是最成功的,否则大家都按照一个模式去教书,都按照一个方式去提问,那么我们学生一定不能按照个性化方式去发展。我对现在教师素养的理解就是专业能力加专业风格的协调发展,我对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一直是这么说。我想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我们在老师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业风格的建设和发展,否则的话我们老师都是一个面孔,那最后怎么能培养多样化的学生。
学风表述为“促进人格升华,保持创造活力”。这个人格升华怎么升华?首先是独立人格,然后是道德人格。当我们从独立人格走向道德人格的时候,我们个人的人格就升华了,我们学生一定要最后从独立的人走向了道德的人。第二个就是要保持创造活力,怎么保持创造活力?就是想象力加有效性。我们不仅要思维开阔,而且我们还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我们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是有创造活力。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形成这样一个状态,那我觉得我们这个学校的目标就自然达成了。
教学法为“设问-解问-追问-新问”。我觉得可以跟李校长商量一下,如果合适,我认为申请知识产权都是可以的。这个既包括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包括反思的环节。新问是什么?就是对我们原来问题的再思考,通过这种思考,实际上提升了自己的元认知的水平,也就对思考的再思考。它是一个无限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我们这个学校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管理原则?首先是效率原则,资源利用效率也好,管理效率也好,课堂效率也好。第二个是公平,是机会公平,就是我们要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根据个性需要公平占有学校资源的权利。比如说这个孩子他就擅长体育,那么我们有没有让他发展体育潜质的这种资源呢?如果没有说明他没有得到这种机会的公平。所以如果创造机会公平的话,就一定要增加资源的丰富性,增加这种资源的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的需求。机会公平是西方学校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则,坚持的一个最大的原则。
以上就是我对学校文化理念设计和国际学校的粗浅的理解,可能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谢谢。